第026 定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神医凰后倾世邪凰:癫狂太子宠妖妃特工狂妃太嚣张邪王神妃:医手遮天

一秒记住【630小说网 www.63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王爷可有毯子借一条?末将老毛病犯了,又打摆子了,冷得厉害。”刘泽清吃着吃着突然撇了饭碗,浑身颤抖地蜷缩着,朱由桦回身见空无一物,二话不说随手解下身上的披风战袍,过去给他披上,又张罗着请军医,刘泽清裹紧战袍,哆嗦着摆手:“不用了……还是裘皮暖和,王爷心疼末将,不如将这战袍送给末将吧。”

    “刘泽清!不可对王爷无礼!”卢九德上前欲争夺战袍。朱由桦忙拦阻道:“一件战袍值得什么?就送给刘将军了。”

    刘泽清低着头,一叠声的道谢,眼角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卢九德摘下肩上披风,乳母般细心地披在朱由桦肩上:“武臣鲁莽,幸亏王爷仁厚,不予计较。”

    朱由桦笑一笑,没有说什么,此刻的他记挂着的仍是南都的消息,那些东林有没有屈服,会不会屈服还没有确切的讯息传来,四镇已随他一起南下快到扬州了,开弓没了回头箭,如果那些东林书生不屈服武力,会不会顺势引左镇兵马南下,和他来个鱼死网破,一切尚未可知,那些“君子”的厚黑与疯狂他已有领教,只有他不敢想的,没有他们不敢做的,大位未定之下,很难说谁能笑到最后,此刻刘泽清的一些小心思他已无心领会。

    朱由桦满腹心思地将饼撕开放入肉汤中搅动几下,挑起来刚要入口,见上面沾着只死虫子,不觉停下筷子,朱由桦天性仁恕沉静,喜怒不形于色,所以并未声张,旁边的卢九德心细,早已看到,急忙问:“谁做得肉汤?”

    田成也在一旁伺候着,还以为汤味不可口,正懵懂间,朱由桦早挑起死虫弹到地上,低语道:“不可令人知晓,区区一只蝇虫,声张出去恐下人获罪不浅。

    “遇着主儿慈悲,算你小子运气。”卢九德谄笑着挥手示意还在发愣的田成出去,朱由桦捧起碗,从容不迫地吃起来,卢九德望着朱由桦,不觉大为感慨。

    众人正吃饭,忽见南面烟尘大起,一队人马迅速赶来,朱由桦停止进食,和众人起身张望,张堂功、马雄等王府军校早已闻声抽出兵刃,率先带着府卫冲出帷帐,朱由桦走出帷帐抬头眺望,见张堂功等人和对方人马已汇到一起,随即带着众人从烟尘中疾驰回来,这才放心。

    烟尘中驶来百十人,为首的是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他四十来岁的年纪,着一品武官补服,体态丰满白皙,举止雍容华贵,他径直来到朱由桦跟前,下马施礼:“臣刘孔昭,特来淮扬接驾!”

    朱由桦对他的到来倍感振奋:“诚意伯快请起!南都之事是否议定?”

    朱由桦话音未落,忽见南面又烟尘大起,一彪人马赶到,众将都紧张地拔着兵刃,俊秀小将眼尖,指着对面旗帜说:“打提督南京京营旗帜的,是南都来的!”

    “臣忻诚伯赵之龙拜见王爷!”富态便便的赵之龙老远就滚鞍下马,快步跑到朱由桦跟前行礼,朱由桦面带微笑和的和他寒暄见礼。

    通过赵之龙和刘孔昭之口,朱由桦终于知道大局已定,以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为首的一干内臣文武勋贵,已经签发公启明确表示愿意拥立福藩了,此刻正在准备仪仗,等着迎接朱由桦一行人。

    ……

    明朝建国初年所修筑的宫城,位于南京城东部的正阳门内。

    那是由南北长五里、东西宽四里的高墙围绕起来的一片有着黄色琉璃瓦屋顶的建筑群。宫城之内,以承天门为界,门以北是紫禁城。穿过端门、午门走进去,迎面依次矗立着“奉天”、“谨身”、“华盖,,三座大殿。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文楼“和”武楼“。这是皇帝接受百官朝觐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三大殿‘’以北,一直到后宰门,属于”后廷“范围。那里面另有许多名称各异的宫殿,还有一座御花园。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都在那里。

    除了紫禁城这一部分之外,在宫城的南面,一条宽广的御道从承天门外的五龙桥,笔直向着宫城的正门——洪武门伸展开去。

    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等五部和宗人府,还有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御道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

    这偌大一座宫城,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象征,在太祖皇帝定都于南京的当年,自然是庄严神圣,壮丽非凡的。然而,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闲置岁月,到如今,它早已萧条破败,完全不复昔年的气象了。由于极少有接待皇帝巡幸的机会,紫禁城里的宫殿大多荒废失修;就连那些一直有官员派驻的衙门,也是除了几个部的门堂还算整齐外,大多一任墙垣倾圮,无人过问;至于管理皇族事务的宗人府,自从由吏部接管了它的职权之后,更是倒塌到只剩下几根门柱了。

    到了崇祯十七年的四月初,却忽然有了改变——一场全面的大清扫和一项初步的整修计划,在宫城里紧急地施行起来。接连几天。一队又一队的骡马大车从四面八方调集到这里,把满载的砖瓦木石运进宫里去,又把堆积如山的各种垃圾拖了出来。宫城的几个侧门,终日进出着成群结队的太监、军士和工匠。他们各自在领班的驱使下,汗流浃背地忙碌着,显出疲于奔命的样子,使古旧而沉寂的城区,平添了一派紧张和慌乱……由于史可法等东林派大臣的妥协退让,拥立新君的大事就这样达成了最后的决议:四月十三日,礼部司务官带着南京百官联合签署的公启,受命前往仪征去迎请福王。

    第二天,亲东林的南京守备徐弘基以世袭魏国公的身份,率领勋臣们专程赶到江北的浦口去接驾,并把福王护送到燕子矶码头。

    十四日,得到消息的南京诸大臣全体出动,前往燕子矶去晋见新主子,再一次表达了同心翊戴的诚意。经商定,福王准于翌日——也就是四月十五摆驾进城。

    事情进行得很顺利。不过,鉴于眼下正处于国变的非常时期,为着防备不测,这些行动事前都没有向外公布。直到四月十五这一天,才由兵马司派出兵校,在福王进城所行经的路线上加强戒备,同时指示沿途的里长,让临街的店铺和住户在门前摆出香案,以备到时顶礼拜迎。

    将近巳时,一切布置就绪。福王自三山门登岸后,要先到孝陵去拜谒行礼,暂时还不进城。所以坐镇在朝阳门的巡城御史郭维经,也尚未下令净街。那些挑担的、乘轿的、走路的人依旧来来往往。虽然直到此时,他们还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但自从北京的噩耗传来后,就一直处于恐慌的等待之中的士民们,仍旧根据几天来宫城内外的一系列异常举措,猜测到一位新的皇上,就要君临这座昔日的首都了。他们自然不了解,这位新皇帝的产生,背地里经历了怎样紧张激烈的较量;他们甚至也不关心,是由这位王爷还是那位王爷来坐龙廷,对于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他们只是根据世世代代传下来的规矩,认定这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就像不能设想光有一座庙宇,里面却没有菩萨一样,只要那大殿上的宝座不再空着,他们就觉得一切又有了庇佑和保障,重新变得心安理得,甚至有点喜气洋洋了。正是这一发现,使得正从兵部衙门里走出洪武门来的陈贞慧,一边打量着街上的情景,一边不由得暗暗苦笑。

    陈贞慧是直到前天,才接到史可法的通知,从浦口赶回南京的。在此之前,他对于事变的发生还一无所知。当经历了最初的惊愕,以及明白局面已经不可挽回之后,他也如同他的社友们一样,感到异常的愤恨和沮丧。

    福王上位,东林复社诸君前途未卜,能不能众正盈朝的执掌国政已成未知,正因如此,前一阵子,陈贞慧和他的朋友们才那么坚决地排斥本来是名正言顺的福王,而拥护半路出家的潞王;后来潞王立不成,桂王也总算勉强可以接受。谁知到头来,马士英突然变卦,携三镇大军武力拥立福藩,江北刘泽清也迅速倒戈,东林方面只能毫无反抗地彻底妥协,使之前的努力化为泡影。

    陈贞慧失望之余,颇有些痛心疾首。不过,他也明白,事情到了这一步,光愤慨不平是没有用的,眼下最紧迫的事情,是如何依据变化了的形势,迅速建立起一道新的防线,寻找任何可能翻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