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小说网 > 军策盛唐 > 第183章 长安乱(一)

第183章 长安乱(一)

作者:李彦邱淑贞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

一秒记住【630小说网 www.630xsw.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彦正打算出去转转,整天憋在后院,他也很烦闷。根据快马传回的消息,家里人已经出了长安地界。一路上有陈坤的二十几人,精简后还有三十人的李家护卫队,共计五十人。基本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特别是陈坤的二十人,基本都是高手。

    尽管这样,彩蝶还是不放心,虽然秘密的提前把很多重要的东西和钱财运走,可李家太大了,还是整整三十多辆马车,还是可以装载很多货物的四轮马车。大部分是李锦儿的研究物品和一些简单的设备工具。

    虽然李彦不在了,可看到女儿消瘦的脸颊,伤心的表情,杨氏不忍拒绝,所以把能带上的东西都装上车。已经研究上瘾的姚琮坚决不离开,也就跟着一起去房州。

    如此的车队,彩蝶怎么能放心,出钱花重金请了长安和洛阳了两大镖行,不下百位镖师。李家的人倒是没有多少。

    李彦让陈坤告诉彩蝶,他一直怀疑李家有人出卖消息,虽然没酿成什么大的祸事,可人多嘴杂。这一次搬迁,把不愿意走的人全部留下,就算是有些想跟着,也尽力让他们留下,只是家里最可靠的几个人迁往房州。

    这样,坐人的马车没几辆。只有杨吉儿和梅香以及孩子一辆。杨氏和李福夫人一辆。李乐夫人加上孩子一辆。李锦儿和四个丫鬟一辆。四辆乘坐人的马车,三十多辆货物的车辆,一百五十多人保护,形成浩浩荡荡的一个车队,快赶上军队行军了。

    郑峡的人跟了五十多里地,可根本没机会下手。彩蝶只是性格温柔,不像飞凤那么张扬,并不代表她没有能力。出身军旅,李秀宁的亲卫兵,是过打仗的军人。李家行动是有计划的,何况有陈坤这个江湖经验丰富的人。

    从长安一出发,每一站是有距离的,不多走,也不少走。每一次都停止在大的地方,安营扎寨,完全是军队行军的做派。

    郑家不可能派出二百人以上的袭击队伍,他们还没有那个实力。这样的事又不能请外人,所以根本没机会下手。这一就是李彦不跟着也放心的原因。

    当李家车队离开柞水到达镇安的时候,郑峡不但没有机会,也必须返回。郑同传来通知,让他立即赶往荥阳和洛阳,各地生意被袭击,人员被杀。郑家陷入空前的灾难中,哪还有精力截击李家的人。

    平均每天不足百里的速度,半个月时间,李彦家里的人终于和柳静秋迎接的人回合。陈坤派人返回通知李彦,全家安全抵达安全地界。

    接到这个消息,李彦松口气,他这么谨慎不是防备郑家,而是防备李建成插手,那可是有军队的。虽然他不敢明目张胆,可实力却完全不一样。

    李彦在彩蝶嘴里知道,已经有很多世家出面,让李家交出高速路修建计划。根据李彦的交代,这些不能落进世家的手里,彩蝶坚决不会交出去。

    在长安,没人敢动,危险来自于这一路上。五姓七家的实力连皇家都忌惮,何况李彦,还要加上一个太子东宫。到达房州,稳定下来,天高皇帝远,也超出这些世家的势力范围,李彦放心一些。

    之所以把家确定在石门峪,就是那里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峪,只要守住一面,其他方向进不来人,可以说是易守难攻的地方。冷兵器时代,那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既然感到放心了,今天李彦想出去走走,很快他也要走了。对李彦来说,长安已经不值得自己留恋,这里有他的情,也有他的恨,还有失望和伤感。

    刚刚走到前院,李彦突然看到一些人把四海酒家包围,为首的一个人正在盘问蒋本行。李彦一惊立即后退,今天也就是出去走走,所以没有在后门出去。为首的人正是秦王府百骑尉指挥使林魁。

    对于掌握长安绝对力量的李世民来说,可以调动长安万年两个县的量,还有大理寺和刑部的力量,想查清一件事简直太容易了。几天时间,目标就锁定在四海酒家。

    这是因为陈坤他们来自江州,又姓陈,在杨茗翠身上一连系,林魁立即确定这里。

    根据调查,四海酒家根本不像一个酒家,经常出入一些江湖人物,行迹很可疑。前几天,饭店突然转手,这些人都消失了。

    林魁不能再等,担心李彦失去踪迹。今天没有通知任何部门,只是带令自己的百骑尉几十人亲自前来。即使李彦不再这里,也能确定李彦是否活着,也能知道他的下落。

    秦王交代这件事不能公开进行,百骑尉是秦王府的秘密机构。林魁对外公开身份是御史台监察御史中丞,官职也不低。他们是监察百官的,也不是什么人都敢惹他们。

    李彦大意了,他没想到李世民已经推算出他没死,下力量寻找自己。既然自己流放被追杀,李世民都不管,自己已经死了,他根本就不会注意自己。所以李彦才这么大胆子,还敢在长安晃悠。

    当看到这些人的时候,虽然他们都是便装,但凭经验李彦也可以确定,他们不是军人就是官差。他已经走到前面,突然转身后退,引起这些人的注意。这时候不是饭口,饭店里的人不多,一个百骑尉看到喊道:“什么人,站住。”

    李彦知道被发现了,一丝也没有犹豫立即转身回到后院,回到房间拿起一个早就准备好的包袱,迅速从侧门出去,用最快的速度转到前面繁华的地方,消失在热闹人群中。

    林魁气的半死,他虽然没看到,可是根据那个手下说的,他可以肯定就是李彦,毕竟林魁认识李彦。看着消失的李彦虽然林魁生气,可他又很得意。李彦以智谋聪明出名,这回竟然被自己发现,看你往哪跑?

    检查一遍四海酒家,林魁下令,把蒋本行一家全部抓起来,理由是勾结江洋大盗,危害长安。把他们全部关进刑部大牢,没有秦王府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审问,不许接触,更不能放人。

    查封四海酒家之后,立即赶回秦王府,找来可靠的人,也都是认识李彦的派往长安九门,每个门口一个,检查出城的人,防止李彦离开长安。

    随后责成刑部和大理寺,还有两县衙,在长安进行清查,名义就是秦岭山匪盗混进长安。安排完这一切,林魁赶回秦王府报告。

    听到林魁报告,连李世民都有些发愣,至于这样吗?怀疑的看着林魁说道:“林指挥,我并没有这样下令,你这是为什么?你和李彦有私怨吗?”

    林魁心里一惊,他其实只是不服气,李彦不是聪明吗?我看你能不动逃出我的手心。听到李世民的问话,连忙说到:“回秦王,属下和他没有私人恩怨。可李彦收买匪盗,危害天下,杀人泄私愤,目无法纪,理应捉拿归案。何况他是流放官员,私离流放地,算是潜逃,属下也有责任缉捕他。”

    李世民的脸冷下来:“林魁,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不想听到第二次这样话。”

    林魁的汗都下来了,一下跪倒在地:“属下该死,请秦王恕罪。我只是有些……有些……”

    李世民的脸色放缓一些:“你起来吧,要不是知道你的心思,你可能就是死人了。记住,公私分明。你的职责要求不能带有私人意思。”

    林魁连连点头答应,他感到胆寒,秦王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当宣誓效忠秦王,组建百骑尉的时候,就知道以后没有林魁这一个人,他的一切都是秦王的。

    李世民震住林魁说道:“李彦毕竟对本王没有危害。他对付郑家,你也知道我什么意思,能找到他更好,找不到也不要紧。他早晚一定返回房州,派人盯着房州即可,当前主要的还是盯紧东宫。”

    “是,遵命”林魁恭敬的回答。他佩服秦王,确实,李彦把家搬到房州,不就是打算回家吗?早晚必定回家,想找他很容易。也明白郑家被这样打击和李世民的有意纵容有关,刑部和各地驻守军队都得到命令,不要管。否则李家哪能这样轻松报复。

    虽然太子妃央求李建成,保护她家,可三省六部都在李世民手里。兵部不动,其他各地折冲府也没办法。刑部不动,各地官府也都不动,眼看着郑家的人被杀,生意产业被毁。李彦打击的这么彻底,逼得郑同不得不暂时投降。郑同前往房州去见彩蝶,想平息这件事,也是得到东宫的指示,李世民控制着三省六部,李建成暂时也没办法。

    就在李世民和林魁说的时候,东宫丽正殿之内,李建成正在发脾气,郑观音已经和他闹好几天了。郑家没少支持李建成钱,也下力量拉拢世家支持李建成,可郑家遭到打击,李建成却只是看着。怎么能不和李建成闹。

    李建成也恼火,郑家可以说这一下一蹶不振,自己的经济来源也断绝了,用什么和老二争。看到郑观音的样,李元吉说道:“大哥,大嫂确实委屈,还是接受我的意见,赶紧除去老二,否则你的位置早晚不保。你看看,连自己的人都保不住,朝臣都会怎么看?”

    李建成终于狠下心,重重的点点头说:“我不是不同意,是没办法。杨文干被剿灭,长林兵也没有了,老二手下都是些什么人你也不是不知道。”

    李元吉说道:“今天朝会不是说颉利可汗出兵攻打云州和朔州吗?我明天请旨领兵对抗突厥,再一次把老二手下的人调走。你指挥东宫六率的人马,还不行吗?”

    李建成点头说道:“这么办,今天钦天监上报,太白金星出现在正南,当主天下有变。我找傅奕,让他密奏,就说秦王想夺取天下。父皇一定相信,必然猜忌老二,我们杀了他,父皇也说不出来。”

    李元吉见李建成终于同意了,感到高兴。两个人立即开始安排,通知王郅和魏征以及韦廷议,还有徐师谟和赵弘智一起前来,商量怎么办。

    可是李建成哪里知道,他安排杜淹潜伏李世民手下,为自己传递消息。借着杨文干谋反一事,杜淹和王圭被流放岭南,他无法知道秦王府的消息。可李世民在东宫却有潜藏的人。

    这就是高明的地方,李世民收买的人是东宫的率更丞王晊,他只是一个小官,主管计时报更的。平时根本不引人注意,但打听消息还是可以的。

    李建成根本没有防备这样一个小官,所以当他和手下研究完不长时间,李世民就接到林魁的报告。这一下李世民可大惊失色,原来自己一直下不了决心,可李建成和李元吉竟然要杀自己。李世民把李彦的事抛到脑后,立即通知长孙无忌前来商量。